一个参谋听见余锋的话,便拿了一把椅子交给阿部一郎,阿部一郎心神不宁,连接下来都忘记了,一边的战士把椅子接了过来,放在了阿部一郎的身边,阿部一郎失魂落魄地坐了上
余锋拿起通讯器,高声说道:“声呐长,立刻报告目标详细信息。”
声呐长随即报告:“目标数量,五个,目标距离,三公里;目标方位,北偏东七十五度;目标速度:五节!”
余锋听见报告就在心中想道:“八节?阿部一郎不是告诉我他们的航速只有三节的吗?还说这样是为了节省燃油!我们的猜测果然不错,阿部一郎果然是想让我们的军舰冲到他们潜艇的前面去,好让他们在后面攻击我们。”
余锋随即命令道:“鱼雷发射准备!反鱼雷系统准备!”余锋之所以要命令反鱼雷系统也准备,是因为余锋并不知道日军声呐的探测水平,更不知道日军的探测声呐能在多远的地方听见自己军舰发出的声音,虽然伊八号潜艇艇长中山冈崎选择了和林远合作,可是他对自己潜艇上的声呐也不是非常了解,艇上也没有发现技术资料。
虽然林远想出了取出声呐进行研究的方法,可是取出声呐却发现,声呐已经损坏,想要修理的话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没有日本声呐上用的配件,如果把自己的配件放上去,那就成了研究自己的声呐了,所以声呐也没有修复好。
余锋在不知道日军探测声呐的作用距离的情况下,只能当作日军潜艇上的声呐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军舰,所以要做好防御鱼雷的准备。
这时鱼雷室发来消息:“报告舰长,鱼雷发射准备完毕,请求声呐室传输目标运动信息。”
余锋立刻说道:“声呐长,传递目标运动信息到鱼雷室!”命令一下,声呐长随即开启了目标跟踪模式,声呐也和雷达一样,在探测开始的时候都是搜索模式,这种模式下只发现目标,不跟踪目标,当声呐长开启目标跟踪模式之后,声呐才会根据接收到的声波进行目标跟踪。
声呐长在接到命令之后就传回了消息:“跟踪模式已经开启,已经锁定五艘日军潜艇。”
余锋随即说道:“鱼雷室,发射鱼雷!”
鱼雷室随即设定好了鱼雷的参数,按下了鱼雷发射的按钮,然后报告:“舰长,鱼雷已成功发射!”声呐长随即发来消息:“声呐已经探测到鱼雷信号,正在进入制导模式。”
林远军舰发射的鱼雷是“线导加声自导”鱼雷,这种鱼雷的攻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线导”阶段,所谓的“线导”,就是鱼雷身上拖着一根导线,这根导线和发射载体相连,发射载体把目标的信息通过导线传输给鱼雷,控制鱼雷的航行。
第二个阶段就是“声自导”阶段,在这个阶段,鱼雷携带的声呐主动发出声波,探测目标位置,并且对目标进行跟踪,最后命中目标。
这种制导方式听起来很落伍,实际上在林远的时代,绝大多数型号的鱼雷都是采用这种制导方式的,采用纯声自导的鱼雷屈指可数,那是因为水下声音传播环境无比复杂,单纯的声自导鱼雷很容易出现脱靶,如果再把民用船舶当成目标击沉,那会给军方带来很大的麻烦。
火凤舰和麒麟舰各施放了六枚鱼雷,十二枚鱼雷向日军潜艇攻去,在指挥室一边坐着的阿部一郎心中却有些欣慰,因为他听见声呐兵报告的是:发现五艘潜水舰!这意味着有五艘潜水舰没有被发现,如果那五艘潜水舰在遭到攻击之后发现林远军舰,那么他们就还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此时的指挥室内,大屏幕上已经出现了鱼雷攻击潜艇的模拟图像,五个蓝色光点出现在屏幕上,由前到后被标注成了一号目标、二号目标……五号目标,十二个排成两列的红色光点缓缓地向它们移动,由于鱼雷在发射的时候需要间隔二十秒,所以鱼雷在水中有先后顺序。
余锋看着大屏幕,默默地期盼着鱼雷能够命中目标,这时声呐长传来报告:“报告舰长,第一枚鱼雷已经将目标拉进声自导范围,是否切断导线,开启声音自导?”
声自导的精度要比线导高很多,所以在鱼雷攻击的末段,操作人员都会把导线切断,开启声自导模式,余锋命令道:“切断导线,开启声自导。”
“是,切断导线,开启声自导!”声呐长一边重复余锋的命令一边按下“切断”按钮,第一枚鱼雷随即断开了导线,开启了自导导引头,向目标潜艇冲去,在声呐屏幕上,这枚鱼雷缓缓地向着目标靠近,越来越近,渐渐地重合在了一起,就在众人以为鱼雷命中目标的时候,声呐长传来报告:“报告舰长,第一枚鱼雷没有命中目标!”
余锋没有惊慌也没有意外,他的心中很清楚:“鱼雷攻击水下目标的意外情况太多了,首发命中的概率其实很小,不过没有关系,第一枚不命中,后面的鱼雷还有可能命中。”于是他聚精会神地看着第二个红点,可就在这时,声呐长发来消息:“报告舰长,第一枚鱼雷爆炸了!”
余锋惊讶地说道:“什么?爆炸了?它不是从目标上过去了吗?怎么还会爆炸?”
声呐长说道:“我们也不清楚,也许目标不只有五个!日军潜艇有可能排成了某种队形,我们的声呐不能把所有目标的声音都听见。”
余锋心中想道:“战斗都开始了,我们却连日军潜艇的数量都没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