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一番话说出来,跪在阁中的萧月就意识到,自己彻底的完了。
郑和的话里虽然平静,甚至对萧月几乎没有任何指摘,甚至还说萧公公老实本分,说是夸奖萧月也不为过,可是在这句话的背后却分明隐藏着杀机。
萧月这么老实,可是为何他的耳目如此灵通?他只是兵仗局的太监,又不在通政司公干,为何这宫中有风吹草动,你却总能第一时间知道?
天子刚刚得到的消息,你后脚就知道,而且立即做出反应,那么这所谓的老实只怕要大打折扣了。
一个老实的人会如此么?
其实宫里的太监,人人都有耳目,而且消息也都很灵通,即便是看上去老老实实的郑和,其实也不干净。
可问题就在于,这些事,天子不知情,天子虽然对谁都有疑虑,可是对于这些时常围绕自己的内官却总是会选择性的忽视。
当自己身边的人,一边自诩老实,一边消息灵通呢?
朱棣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的脸色骤然冷了下来,正如一个皇帝并不喜欢自己的臣子耍小聪明一样,天子也绝不能容忍有人消息灵通,甚至到了接到消息比自己更快的地步。
朱棣微微一笑道:“是吗?萧月,有些事既然牵涉到了你,那么你自去说个清楚,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朕岂可偏袒?萧月,你退下!”
萧月的瞳孔收缩,他已经明白,自己彻底完了。
他显得魂不附体,想要继续哭诉下去,好挽回朱棣的心思。
可是朱棣已经身子往御椅的软垫上一靠。老神在在的看起奏书来。
萧月艰难地道:“陛……陛下……”
没有回音。
郑和笑吟吟地走到上前道:“萧公公,请吧。”旋即,郑和咳嗽了一声。
听到咳嗽,在这暖阁外头却已有几个大汉将军立即探头进来。
郑和朝他们做了个手势,这几个魁梧的大汉将军顿时作势待发。
萧月只得幽幽的叹口气。道:“奴婢告退。”说罢,失魂落魄地走出了暖阁,左右两个大汉将军左右闪出,直接将他架走。
………………………………………………………………………………………………………………………………………………………………………………
萧月的罪名其实已经不重要了,进了诏狱,又有北镇府司打了招呼。每日被拷打得遍体鳞伤,什么谋逆,什么欺君,什么矫诏,任何罪行都可从他的口中抠出来。
锦衣卫的酷刑在他的身上发挥到了极致,这个曾经兵仗局的掌印。如今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刑房里日夜传出的哀嚎响彻天地。
七日之后,当他的供状送进了宫里,朱棣将供状压在御案,却是不理萧月的事,只是侧目看向当值的太监李隆,道:“兵仗局的人选可有眉目?”
李隆会意。笑吟吟地道:“这事儿,奴婢却是不知,况且这兵仗局可不是寻常的小衙门,必定是陛下来做主的,奴婢们懂什么啊,郑公公经常教诲咱们,咱们这些人能有什么见识,一个个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专门给人伺候着人的,所以奴婢们呢。得谨遵陛下教诲……”
这李隆最善絮絮叨叨,早在北平王府的时候便是如此。
朱棣听得不由失笑,道:“也罢,朕再思量思量,这里不必伺候了。你下去吧。”
李隆又是笑吟吟地道:“奴婢告退。”
从暖阁里出来,李隆的笑容却是僵硬了,他左右看了一眼,朝一个小内官招手道:“去,给锦衣卫报个信,萧月……不能留了。这……是陛下的意思。”
内官点头,脚步匆匆的去了。
用不了多久,宫中的意思便送到了郝风楼的案头,郝风楼微微一笑,在这公文上画了一个勾。
结束了,在南京的事彻底结束了,为了杀萧月,为了杀朱谦,郝风楼现在就必须兑现自己的承诺,所以,此时的郝风楼心境平和下来,他必须做好再赴安南的事宜。
把船造好,那么这件事就可以抹平,而且郝家将成为大明的造船业的中心,甚至可以趁机跟随出洋的海船,光明正大的涉入海贸。
一旦船造不好,郝风楼相信这个世上有的是落井下石的人,多的是墙倒众人推。
所以,必须将船造好。
其实这几日,郝风楼已经开始筹措准备,他修了许多书信送去安南,与此同时,南京船厂的大量匠户,也以为天子分忧的名义挑选了一批人先行送走。
这些匠人只有三百余人,看上去不多,可都是技艺精湛之辈,海防那边其实早已培养了一批匠人,虽然不够熟稔,却也足够。
在一切准备得当之后,郝风楼入宫觐见,向朱棣告别。
朱棣的精神不错,见了郝风楼,含笑道:“据闻你已向宗令府打了招呼,准备动身了?”
郝风楼诚惶诚恐地道:“有劳陛下记挂,微臣打算后日动身。”
朱棣抚案,道:“这样也好,及早去吧,这船要及早造出来,朕对你还是有信心的,哎,你就要走了,朕倒是有些舍不得,可是……鸟儿的翅膀硬了,就得让它去飞,对高煦,朕有这个期望,可惜他不肯走,非要留在这里;对高燧,朕也是如此,现如今你也该走了,走了的好,好生去吧,若有奏陈,随时来报。”
郝风楼颌首点头。和朱棣说了一会话,紧接着便动身去了后宫,见了徐皇后。
徐皇后朝他笑了笑道:“你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