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晴怔忪片刻,黯然叹了口气,蓦地感觉腕间一凉,上面赫然两滴水珠。
竟然真的下雨了。
雨来得快且急,豆大的雨点劈里啪啦往下落,砸在地上溅起无数尘土,开头还能看清雨滴,一会儿雨水就连成了线。
夏天衣衫薄,很快就会湿透,想囫囵个儿地赶回院子是不可能的。
暮夏想起刚才经过的藏经楼,急匆匆地道:“奶奶,先去藏经楼避一避,等过了这阵雨再说。”
楚晴点点头,提着裙角往后跑。
藏经楼门口有两名身穿程子衣腰挎绣春刀的军士把守,见她们跑来,横刀拦住了去路。
能让锦衣卫守护,里面应该有位重要的人物。
楚晴怔住,想回头,可外面铺天盖地的雨。
暮夏已急急地开口,“我们是沐恩伯府上的,能不能在此避会儿雨?”又补充一句,“我们奶奶娘家是卫国公府,来这里上香。”
两位军士对视一眼,其中一人走进屋很快似是禀报了一声,很快便回来,声音温和了许多,“进去吧。”
暮夏忙扶着楚晴走了进去。
藏经楼被树荫遮着本就阴暗,加上外面下雨,更觉得清冷阴森。
楚晴哆嗦下,打了个喷嚏。
暮夏掏出帕子给楚晴擦了擦脸上的水珠,可是根本于事无补,顿时懊恼不已,“早知道听问秋的,带着雨伞就好了。”
楚晴看看窗外,勉强笑了笑,“夏天的雨来得急去得快,一会儿就能停。”
可身上的衣衫一时半会却干不了。
湿气入身最容易得风寒。
暮夏后悔得要死,恨不能脱下自己的衣裳给楚晴穿上,可她的衣裳也是湿的。
这时,忽听“吱呀”门响,过道右边一扇木门突然开了,从里面走出个刚十岁出头的青衣小僮。
小僮手里端着托盘,上面两盏热气腾腾的茶水,“两位请到偏厅暂坐,喝杯热茶去去湿气。”
暮夏大喜过望,急忙扶着楚晴跟在了后面。
偏厅里很素净,一张木桌四把木椅,靠窗摆着长案,案头供着如来佛祖,另摆了笔墨纸砚等物。
楚晴道谢坐下,轻轻啜了口茶,温热的茶水多少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小僮躬身离开,不久又回来,却是捧了条棉帕过来,“此处藏书甚多不便生火盆,奶奶且将就着擦擦雨水。”
进门之后奉杯热茶是人之常情,可主人家又特地送来棉帕,这就是明显的好意。
不管是看着沐恩伯府还是卫国公府的面子,这个人情总是要承的。
楚晴温声问道:“不知可否方便当面向尊主道谢?”
小僮恭敬地回答:“我先禀过大人才能答复奶奶。”
“理当如此,”楚晴点点头。
待小僮离开,暮夏边伺候楚晴擦干脸上的雨水,边问:“不知是谁,会不会咱们府上的亲戚?”
☆、第143章
楚晴茫无头绪,既然小僮称呼大人,显然是个做官的,而且官位应该不低,否则不可能用锦衣卫守护。
可一时又想不起会是哪家亲戚。
好在小僮很快回来,仍是恭恭敬敬地道:“大人说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如果奶奶实在想见,就请随我来。”
既然已经说了当面道谢的话,怎么好出尔反尔?
楚晴朝暮夏点点头,笑道:“有劳头前带路。”
出了偏厅,隐约听到楼门口有军士的说话声,夹杂着女子的尖叫与吵闹。
似乎是女子想进来,却被军士拦住了。
楚晴身形微顿,随即加快了步伐。
过道长且深,有几处木板因古旧而松动了些,踩上去吱吱作响,更是多了几分空寂。
小僮在一扇门前停住,低声道:“大人便在此处。”
透过半开的门扇,楚晴看到堆满了书册的长案,长案后面,一人临窗负手而立。
他穿件鸦青色道袍,身材瘦削,斑白的头发高高地束在脑后,用根竹木簪别着。
这身形……
楚晴咬住下唇,只觉得眼眶发热,似有东西要滑落出来一般。
轻轻走进去,鼓足勇气唤了声,“先生!”
那人缓缓转身,露出浅淡的笑容,声音温和低沉,“六……周奶奶,来妙应寺上香?”
她没认错,正是沈在野!
他比数年前沈太太重病时还要瘦,瘦得几乎脱了形,肤色也不好,干黄干黄的,两眼深凹下去,却熠熠发光,犀利有神,似乎有种能洞察一切的睿智。
楚晴凝望片刻,脑海里骤然闪现出她初次到沈家的情形。
春日正好,阳光明媚,院子里飘着梧桐花的甜香。
他手把手教沈琴写字,沈太太躺在躺椅上,温柔地看着他们笑。
风轻轻地刮,吹动他的衣摆,袍边的玉佩发出细碎的叮当声。阳光从梧桐树的枝叶间洒落下来,他的脸斑斑驳驳,神情却极温和,声音也柔,很耐心地道:“写撇时手腕要用力,收笔时顿一下,这样才有棱角。”
而她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犹如图画般和谐美好的情景。
泪水毫无预兆地流了满脸。
楚晴哽咽着问:“先生几时回了京都?”
“去年春天,已经一年有余,”沈在野淡淡回答,展袖指一下旁边的椅子示意她就座,自己仍坐在长案后。
去年春天,那时候她还在相看亲事,不曾与周成瑾定亲。
他既然回了京都,为什么都没人告诉自己。
楚晴心里不知道是种什么滋味,脱口问道:“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