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戚国公从不出面争名,甚至不举荐自己的女儿为后,而是去举荐德妃或淑妃,至于谏言戚贵妃为后的官员,似乎是戚国公所授意,臣子左不过是说戚贵妃教养贤王有德,多年安分守己,辛苦协理后宫,为人贤淑端庄等一般的话。
但夸德妃和淑妃的人,话语过于华丽词藻,不大中肯,不贴真实。
戚国公这一招让贤可谓高明,只可惜法子虽好,皇上却无心立后,让中宫的位置一直空着,叫大臣们变成了唠叨婆子。
东晋王归来,最忌惮他的便是戚国公,原先朝堂上有人找东宫的差错,时不时弹劾其错处,甚至有人提出东宫中庸跋扈,该另立太子。
东宫与戚国公向来不对盘,可有贤王帮衬,东宫也无可奈何。
东晋王回来的这会子,再无人弹劾东宫的德行了,戚国公怕是想坐虎观山斗,温行知虽不找东宫的麻烦,东宫也知刘倾名字的讹言,加上皇上对仪德贵妃的思爱,他便将对准贤王的矛头,指向了温行知。
远在封地的梁王不掺京中之事,如今的朝堂三国鼎立,赵氏门生一派,戚国公部下一派,再是宣平侯扶正一派。
朝中正如沈道文所言,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