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门派,少林的实力范围远比颜旭想象的还要大,还要惊人。
随着颜旭的脚步,一路上看到少林俗家弟子开办的武馆越来越多,当地富户也非常愿意聘请少林俗家弟子作为护院,哪怕当地衙门的捕快也是出身少林。这都是因为少林在江湖上的地位,若没有足够的靠山,就算是横行一方的高手也不会轻易招惹少林那帮秃驴,否者说不定哪天就被一大堆秃驴跟超度了。
颜旭也去那些武馆看过,那些馆主武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基本功十分扎实,等闲十来人不是对手,倒也不会误人子弟。
到了少林脚下,大面积的佛田让颜旭非常震惊,好在这帮和尚还没有钻到钱眼里,世代租种佛田的农户们生活的还不错。实际上颜旭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这些农户的子弟可有不少人拜入少林,不论成为俗家弟子还是护寺武僧都是一条出路,甚至因为天赋或者天赋逐步上升为高僧长老的也不在少数。与少林利益息息相关的他们才是少林的根基,也是少林最忠实的拥护者,哪怕朝廷的命令也不好使。在某种意义上,利用宗教与武学,少林相当于一个独立的王国,因为佛田是不需要纳税的,农户纳税的对象是少林的和尚。而且朝廷的律法也管不了这帮方外之人,哪怕杀人犯,若是剃度出家朝廷也会网开一面,因为神佛是超脱凡间的。
颜旭跟着众多善男信女一同上了山,没有跟着进去,而是按照行脚僧的交代跟守在山门的武僧说了一声,不一会专门负责的接引僧就出来了。
出示了脚行僧的介绍信,接引僧看到上面的评价后满意的点点头,看向颜旭的目光更加和善。
“若是考虑好了便随我去佛堂剃度,到时便是出家人了。”接引僧笑眯眯的说道。
“弟子已经考虑好了,劳烦大师剃了这三千烦恼丝。”想起自己武校的一帮小光头在刚进校统一剃光头时候的那张苦脸,颜旭暗自苦笑一声,这算不算是报应。
“有慧根。”接引僧点点头,背着手带颜旭去了佛堂,让他上香拜佛后跪在那里,站在他身后十分痛快的手起发落,给他剃了一个铮亮的光头,并赐法号空见,然后亲自送他去武僧院。
少林从上到下分为玄智虚空四个辈分,少林方丈与长老为玄字辈,年纪在六七十岁左右,哪怕和尚养生有道也没有多少还活着的,连同不习武的文僧在内也不过几十人,平日很少过问寺中之事,除了方丈,其他人都在半退隐状态。
各院首座为智字辈,四五十岁正是黄金时期,担任寺中大部分主要岗位,是少林的中坚,数量也就一百多人,当然他们也是少林威震江湖的主要力量。
虚字辈不过二三十岁,大部分才刚刚转正没多少年,年纪较轻的负责打扫佛堂经阁等重要地方的卫生,年纪较大的负责抄写佛经与寺内的诸多事务,人数多一些,有三四百人。
空字辈才是十来岁的小沙弥,平日做些扫地洒水劈材种菜的粗活打熬筋骨磨练意志,空闲的时候也会有人来教导他们识文断字跟少林的基础武学。若是没有习武的天赋,成年后就去做个抄写佛经维持寺庙运转的普通僧人,若是天赋不错又愿意习武,就送到武僧院深造,专心修炼武艺。
空字辈数量最多,有好几百人,不过有不少是当地富户或者农家的子弟送入门中,他们大部分会在成年后还俗,这也是俗家弟子的由来,所以少林的正式僧人一直维持在几百人左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当然这没有把几百武僧算进去。
武僧院的首座法号智净,是典型的少林僧人,若非常年习武线条硬朗,以他平凡无比的长相放到人堆里根本找不出来。
也许是看中颜旭的前途,一路上接引僧没少提点他,对于这位智净首座更是说了不少。
这位首座早年就是武僧出身,只是天赋一般,若非苦苦相求根本进不了武僧院。不过他的执着刻苦倒是弥补了部分天赋的不足,练不好高深的武学就拼命修炼基本功,长年累月的修炼从不嫌枯燥,到还真让他闯出一条路来。
三十年的苦修,这位智净首座的武功在智字辈连前三十都排不进去,但是若论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堪称少林第一,往上数都是能排的上号的。上面也是看中他这个特点,特地命他去主持武僧院。
“智净师弟,这位就是新来的武僧,交接与你,告辞了。”接引僧也是智字辈的僧人,入门比智净还早几年,因为天赋不够又不愿做那枯燥无味的文僧便接了这接引僧的职位,自然不需要跟智净多客气。而且多少年的师兄弟,他也了解智净这个人,听这个木头疙瘩说话还是免了,点点头便离开。
智净一看就知道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目送接引僧离开后就带着颜旭进入武僧院。
少林毕竟是世外清静之地,总不能将和尚们好武暴力的一面展现在善男信女面前,加上武僧数量可不少,所以武僧院被放在了后山,被高墙围着。
在外面就能听到传来的阵阵中气十足的呼喝声,进去后颜旭抬头一看上百武僧或练习拳脚,或练习兵器,还有练他飞檐走壁轻身功夫的,各个武艺纯熟,一下就把颜旭的武校给比下去。
恰巧在此时几十个武僧双手平举着少林著名的尖底木头担水回来,让颜旭得以近距离欣赏。
一路往里走,路过一块菜地,颜旭看到一个小和尚舀出一瓢水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