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感慨说中国王朝总是把自己的女人送给一个个游牧部落,换取苟延残喘的机会,真的是奇耻大辱。
其实这是纯粹的农耕文明观点,对游牧民族来说,这种送女人联姻的方式根本就不是什么事,西方国家王室之间的联姻传统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每一个国家都是从罗马时代的蛮族发展来的。
反倒是正统的中原王朝,其实很少用联姻这种办法,宋朝是公认的军事弱国,但翻开宋朝的历史,基本上看不到公主外嫁的例子,宋朝的公主都是下嫁给宋朝的臣子,比如陈世美或者沙井陈家这样的。
汉代倒是有过和亲,但被汉武帝视作奇耻大辱,导致最后的汉匈大战。
真正乐于、善于利用和亲拉拢周边民族的中原王朝,其实就一个唐朝,但唐朝皇室李世民家族身上流淌着的是鲜卑血统。
坚持不和亲的明代之后的清朝人也是把一个有一个公主塞到蒙古人的怀中,清朝的公主就是用来安抚拉拢蒙古人的。
说句不好听的,正统中原王朝之所以觉得和亲是一种羞辱,还是出于农业社会的文化,但如果撇开尊严问题,用女人解决问题,其实永远比用战士来解决问题成本要低得多。
所以方山觉得这是一笔好买卖,娶了张家的女儿,就能让张千山退兵,立马就能够掌控广州城,他知道朱敬伦太需要一个暂时安稳的时间来夯实基础了。
至于朱敬伦委屈不委屈的问题,方山根本就没考虑过,因为他觉得这玩意对男人来说算不上什么委屈,虽然张家的女儿有些大,听说还是一个寡妇,但这有什么。
可没想到还扯进来一个客家人,客家人竟然也想到用女人来拴住朱敬伦,那么这样一个大小问题,可就真的是一个问题了。
两个无耻之徒密谋了一夜,最终还是觉得,谁大谁小都不合适。
这是一个相互利用的问题,客家人和张千山都希望联姻结盟,对于盟友最好不要分出亲疏来。
因此俩人协商认定,不分大小,两头一边大,男人三妻四妾,如果是两个妾的话,那就无所谓大小了。
这一点方山认定张家和客家都不会有意见,客家人是求着朱敬伦纳妾的,而张千山的女儿是寡妇,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朱敬伦明媒正娶当正妻,那样就不是联姻,而是侮辱人了。
但又有一个先后的问题,先娶谁,后娶谁,论资排辈之下,到时候依然会让他们感觉到亲疏。
最后商量决定,先娶张千山的女儿张柔,因为让张千山从广州退兵更急切,同时他们委屈不起张千山,但是客家人还是可以委屈一下的,因为张千山只是为了一个安心,担心朱敬伦打他,他对朱敬伦别无所求,客家人可是等着朱敬伦带兵帮他们夺回土地呢,他们的兵力能冲破山口就已经很难得了,去收复他们的土地,跟土人团勇再次逐地厮杀,他们还力有不逮。
客家人当然不满意了,尽管方山已经安抚过他们,但是张宝铭的脸色依然不太好,高三的妹妹是故人之后,将她交给朱敬伦做妾,第一是给客家人找一个强烈的奥援,第二也是给她找一个归宿,做妾本就有些委屈,但他们也想过朱敬伦大概不可能娶一个客家女人为妻,老实说客家人这个时代在对上广府人是有一些自卑心态的,更不用说朱敬伦还是当官的,现在又要扯旗造反,一旦成功那就是皇帝,或者各据一方的诸侯豪强,给他做妾也不算委屈,但做妾还只能做低人一等的妾,张宝铭心里不可能好受。
但就像方山说的,朱敬伦现在能让客家人委屈一下,他心里不好受也只能受着。
客家人可以委屈,在方山看来就不该有问题了,结果偏偏就在最不该发生问题的人身上,问题来了。
谁都没有把女人当回事,可这次偏偏是女人出事了,张家大小姐张柔拒绝嫁人。
她已经嫁过两次了,两次丈夫都意外身亡,所有人都说她克夫,因此她死都不愿意嫁人。
谁说都没用,他爹带兵在城外,在事情确定之前,他都不敢进城,因此劝和的工作就是方山请来的几个媒婆来做,但这些媒婆一个个都说管不了,好几个去了都挨打了,张柔功夫很好,当年一个人就能撂倒四个英国士兵可见一斑,哪怕四个英国兵是见色起意,没有防备之下被偷袭,张柔的战斗力和火爆脾气依然让人惊叹。
连媒婆都打,一时间都没人敢上门了。
这时候朱敬伦才摸清楚一些张家的事情。
张家本是康熙平三番那会从西北调来的边军,祖上是明代边军,降清后,被编入了汉八旗,到了张千山手里,已经出旗为民,但是祖父那一辈积攒了一点家业,有房有地,可是张千山年轻时候不学无术,赌钱输光了家当,还被债主找上门来,他一个人跑了,留下妻儿老小被人追债,逼急了老婆上吊了,一儿一女流落街头。
张家祖辈当兵,有一些家传功夫,张千山的儿子张磐自幼练武,流落江湖的时候,就带着妹妹在大街上卖艺为生,后来跟妹妹加入了一个戏班,这才得以有口安稳的饭吃,张柔的功夫除了走江湖时候,跟哥哥学了一些防身的黑手之外,主要的还是在戏班里学的,但是戏班也不好混,因为广東爆发天地会起义,其中很多粤剧伶人参加了起义,叶名琛竟然直接禁止了粤剧演出,他们的戏班偷偷摸摸的演了几年后,也支持不住散班了。
俩人又到广州街头卖艺